对于喜欢三国游戏的玩家来说,《三国志14》想必都已经玩了数百个小时了吧,游戏中那些耳熟能详的英雄人物、精美绝伦的武将立绘、有趣逼真的战略设计、数以百计的战略战法、震撼逼真的全景大地图,无不彰示着这款游戏的精良制作,而截至目前小编发现大家讨论最多的大都是围绕游戏的内政、战斗、城池等方面,对游戏里深层次的文化文物却视而不见,要知道在《三国志14》的众多宝物中有四个鼎,里面可是有一件被我国列为“首批禁止出国展览”的绝世国宝啊,但在评论区多数玩家眼里,它们只不过是用来搞外交或安慰手下武将的道具罢了。

在古代,鼎原本是古代烹饪的一种器具,后来经过发展成了一种礼器。随着历史长河的不断流动,鼎不仅象征着阶级和权力,更融入到了百姓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常用“一言九鼎”来表示一个人说话有分量,用“革故鼎新”来描述新生事物代替旧事物,用“人声鼎沸”来形容热闹非凡的场景,用“鼎鼎大名”来佐证风流人物的声名显赫,甚至东汉末年之所以如此引人瞩目,也是因为“三足鼎立”的政权才激发了人们的兴趣,由此可见鼎在我们中华文化中是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的。

而这么重要的宝物竟然成了《三国志14》中最被玩家忽略的东西,这让喜欢研究历史文化的小编着实有点接受不了,这种行为简直就是焚琴煮鹤啊,为了普及一下这些宝物的价值,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它们的相关介绍吧。

【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大克鼎】

游戏中对它的介绍十分简单,仅用一句话概括了它的历史,殊不知大克鼎对我国研究西周时期的官职、礼仪、土地制度等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历史上一直被视为我国青铜器的代表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是真正的国之重器。

大克鼎别名膳夫克鼎,1890年也就是清朝光绪年间于陕西省扶风县法门镇任家村出土,是西周晚期一名叫克的贵族,为祭祀自己的先祖而铸造的青铜器,鼎高93.1厘米,重201.5千克,口径75.6厘米,颈部装饰有三组对称的变形的饕餮纹,腹部装饰有两方连续的波曲纹,鼎足上部用突出的饕餮形象装饰,整体造型宏伟古朴,是典型的周鼎器形之一,给人以一种厚重之感。

那么为何出土于陕西的大克鼎,如今会在上海博物馆珍藏并成为“镇馆之宝”呢?相传大克鼎在周文化的发源地,素有“青铜器之乡”的扶风县被发现后不久,便被时任工部尚书,同时也是著名的金石收藏家的潘祖荫得到了,要说这鼎落在潘大人手中的确也是好事一件,在那个战火纷飞的乱世,无论是面对美国人高价收购的利益诱惑,还是国民党赤裸裸的威逼恐吓,潘家始终都将鼎完好无损地藏了起来,直到1951年潘家后人听说上海准备筹办博物馆时,才义无反顾地将这件“国之重器”捐赠出来,同时还捐赠了另外一件同样重要的宝贝,我们下文再说。

【刻有291字长篇铭文的国宝——大盂鼎】

相比上面说过的大克鼎,大盂鼎的铸造时间更早一些,但鼎中刻的字数却比大克鼎(290字)还要多一个,达到了291字,同时它也是目前所发现的西周最大的青铜器之一,鼎高101.9厘米,口径77.8厘米,重153.5千克。

别名廿三祀盂鼎的大盂鼎同样是我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据传出土时还有一个小鼎,可惜现在小鼎已经下落不明了。鼎中铭文详细记载了册封贵族盂的事情,这篇铭文字迹端庄典雅,历来为书法家推崇,也是我国研究西周封建制度的重要资料。大盂鼎最早存放在上海博物馆,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和大克鼎一样,大盂鼎同样出土于“青铜器之乡”的陕西眉县,不过它的命运更加坎坷一些。1849年也就是清朝道光年间,大盂鼎首次出土,由于器形巨大,一经面世就引起了各界的瞩目,当时先有本地豪绅宋金銮重金将其买下,后又被岐山县令周庚盛设计抢占,几经周折后又被宋金銮在北京再次以三千两白银买下,可惜后来宋家日渐衰落,不得己又将鼎卖给了左宗棠。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知名人物,左宗棠抬棺出征收复新疆,新建台湾省,剿灭太平军,发展事业办工厂,极大程度维护了中国的和平与稳定,个人功绩无论是对清朝还是对于整个中华民族都是不可估量的。然而身为洋务派的他公然和顽固的慈禧太后作对,也给看不惯他的人提供了机会,处心积虑地找机会垫他的黑砖,好在上面提到过的工部尚书潘祖荫对他出手相救,上下打点疏通后总算让他免于治罪,左宗棠为了报答潘祖荫的救命之恩,知道其有收藏金石文物的爱好后,便将大盂鼎转赠给了潘祖荫。

潘祖荫至此已将大盂鼎和大克鼎都收入囊中,对此还颇为得意的表示自己已经“天下三宝得其二”,但他没想到自己活着时由于位高权重没人敢惹,但自己去世后这两样声名在外的宝贝怎么能不让人惦记?好在潘家后人很有骨气,无论是国民党还是美国人亦或是日本人,都没有从他们这里搜寻到宝贝的下落,直到1951年,才将大盂鼎和大克鼎一同捐赠给了上海博物馆。195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开馆时,各地博物馆纷纷进行了支援,上海博物馆也将两鼎之一的大盂鼎支援了过去,至此大盂鼎总算安定下来, 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所珍藏。

【颠沛流离的国宝——毛公鼎】

关于毛公鼎具体刻有多少字,现在有三种说法,游戏中介绍的是497字,还有两种说法是499字和500字,但无论哪种说法,都不能撼动毛公鼎内铭文是所有青铜器中字数最多的地位。

这里不得不说陕西作为中华文化的发祥地,真是出土了大量的宝物啊,毛公鼎于1843年(清道光二十三年)出土于陕西岐山,鼎高53.8厘米,腹深27.2厘米,口径47厘米,重34.7公斤。它和大克鼎、大盂鼎被誉为晚清“海内三宝”,但与前两鼎相比,毛公鼎的命运更加坎坷,颠沛流离的它如今越过海峡,被藏于台湾省台北市故宫博物馆。

为什么说毛公鼎的命运是“三大鼎”中最坎坷的呢?当年毛公鼎出土的时候,发掘它的老农将它当成了破铜烂铁,转身卖给了镇上的铜铺,铜铺老板也不识货(也可能陕西这块风水宝地类似的文物太多,当地人已经见怪不怪了),随手就将它扔进了一堆准备融化重练的废料中,好在古董商人苏亿年路过此地,发现了毛公鼎的与众不同,便以极低的价格将其收购。苏亿年有个哥哥叫苏兆年,当时是北京城琉璃厂古玩店永和斋的大掌柜,听闻弟弟收购了这样一件宝贝,当即就给老主顾陈介祺报了信。

这个陈介祺祖籍山东潍坊,是道光二十五年的进士,不仅家境深厚,本人也官至翰林院编修,他唯一的嗜好就是收藏各种各样的文物,曾耗费巨资在家乡潍坊造了一栋“万印楼”,楼中藏有夏、商周三代及秦汉古印7000余方,故命名为“万印楼”。此楼如今位于潍坊市潍城区增福堂街东首以北,芙蓉街道北首西侧的陈介祺故居内。

老话说“富不过三代”,陈介祺虽然贵为清朝末年的豪绅大家,但无奈去世后家道中落,子孙不肖,毛公鼎随着陈家的大量古玩字画被一同打包卖给了有钱有势的两江总督端方。而端方也因不义手段夺取宝物,很快就遭遇了不幸,在其获得宝鼎的一年后,便于就任路途中死于哗变,封疆大吏死于手下兵士,这在历史上都是很罕见的事情。随着端方的意外身亡,端贵为晚清豪门的端家也陷入窘迫,后人无奈又以三万两白银作价,将毛公鼎典当给了俄国人在天津开设的华俄道盛银行。

外界得知此事后舆论一片哗然,不少外国人也想趁火打劫买走这件宝物,好在爱国人士不忍国宝流落海外,几经辗转最终将此宝藏在的当时南京国民政府开设的“中央博物院”,后于1948年被带往台湾省,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期间还发生了很多故事,小编在这里碍于篇幅就不详细介绍了。

【暴露光荣文物知识短板的宝物——饕餮纹鼎】

《三国志14》中的饕餮纹鼎名字其实并不准确,正确的名字应该是商饕餮纹青铜鼎。小编这样认为的原因有三:首先根据游戏中的图片来看,饕餮纹鼎是圆形口而非方形口,但现实中出土于陕西省礼泉县的饕餮纹鼎却是方形口,足以证明这两个鼎并不是同一物件;第二个原因是收藏于法国枫丹白露宫的饕餮纹青铜鼎虽然是圆口鼎,但整体厚度明显和游戏中的图片不符,看着没有游戏中的鼎厚重,这个自然也被排除;第三是收藏于河南省安阳市博物馆的商饕餮纹青铜鼎,无论是外貌还是朝代,都和游戏中的相关介绍相吻合,应该是同一物件。虽然三个鼎的名字看似区别不大,但实际上却大有不同,喜欢的小伙伴可以研究一下,这里就不多介绍了。

关于《三国志14》中“国之重器”的文物介绍暂时先到这里,感兴趣的小伙伴欢迎留言讨论,我们共同发掘游戏中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说到这里,小编感叹虽然三国志系列做的越来越精美,游戏越来越好玩,但它始终是由小日子过得不错的岛国做出来的,啥时候我们才能又一款这样优秀的游戏作品啊!

有任何问题请提交工单,等待解决 工单地址:https://www.520switch.com/user/ticket/